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對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環保標準體系的責任進行了明確,新增加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于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據此,地方政府不僅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也可以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從而在防治區域污染、改善環境質量上占據了更為主動的位置,這也為地方環保標準體系建設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
環保標準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是要建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環保法律法規和環境管理制度相匹配的國家和地方兩級環保標準體系,二者之間應該是相互銜接、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支撐的平衡體系。但從實際情況看,國家環保標準發展迅速,修訂及時,體系健全完善,占據主導地位;地方環保標準類別單一,數量較少,難成體系,與國家環保標準體系不相協調。這里面既有環保標準制定權限相對集中,技術基礎與能力、經費保障不夠均衡等客觀原因;也有地方政府對環保標準不夠重視、制定地方標準不夠積極、存在“拿來主義”等主觀原因。
新環保法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地方環保標準的發展:一是使省級地方政府對地方環保標準體系建設的責任和權利進一步統一。在賦予對行政區域環境質量負責的同時,也明確其可以制定相應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責任和權利保持高度統一,有利于激發地方政府改善環境質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地方環保標準體系的地位作用進一步提升。國家標準是綜合考慮不同地區各項因素后制定的,代表全國平均水平。但我國地域寬廣,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不同地區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單靠國家環保標準是遠遠不夠的。不同地區結合實際制定具有地方特色、適合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需求的地方標準,才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地方環保標準不僅僅是國家環保標準的補充和完善,二者應是相互銜接、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的平衡體系,地位作用同等重要。三是地方環保標準體系的構成要素進一步豐富。一直以來,地方環保標準體系主要由污染物排放標準構成,且大部分省份僅有綜合性排放標準來支撐,很難稱之為體系。新環保法修訂后將形成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雙核驅動的格局,構成要素進一步豐富,體系更為科學,這也為下一步體系建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環境保護部提出“十二五”期間環保標準管理要實現“四個轉變”,其中之一就是由側重發展國家級標準向國家級標準與地方級標準平衡發展轉變。近年來,環境保護部先后出臺《關于加快完善環??萍紭藴鼠w系的意見》、《關于加強地方環保標準工作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為加強地方環保標準體系建設提供了指導依據。省級地方政府必須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堅持主動作為,切實把地方環保標準體系建設作為當前急需展開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筆者認為,加快推進地方環保標準體系建設應從以下3方面入手:
一是立足長遠,及時編制地方環保標準體系建設規劃。當前,環境保護形勢嚴峻,各類環境事件頻發,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群眾重點關注、政府急需解決的突出社會問題。環保標準引領和支撐環境管理轉型,在環境管理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各地區一定要深刻認識環保標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著眼生態文明建設中長期目標,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原則,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科技等發展水平。突出地區的差異性來加強對環境問題的研究,識別影響環境質量改善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源。及時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地方環保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充分體現地方政府環保優先的價值取向。明確本地區地方環保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建設步驟和保障措施,為地方環保標準體系建設指明方向。
二是結合實際,科學構建地方環保標準體系結構。根據環境保護部《關于加強地方環保標準工作的指導意見》,地方環保標準應與國家環保標準體系結構保持一致。目前,我國的環保標準體系由2級5類組成,2級是指國家級標準和地方級標準,5類包括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監測規范、管理規范類標準和環境基礎類標準。其中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是主體,其他3類是輔助。因此,地方環保標準體系的構建應當綜合考慮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布局、自然地理條件以及環境承載力等因素,形成以地方環境質量標準為核心、以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為主體的開放性標準體系,既要有系統性,更要有地方特色、適合本地經濟發展和環境需求。要加強行業、流域等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既要體現地區之間的差異性,也要體現地區內不同行業、不同區域流域的差異性,從而真實反映環境質量是否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三是突出重點,分步有序展開地方環保標準制修訂。標準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排放水平、工藝技術、制造水平和產業結構。尤其是省級層面,要多從環境質量標準、污染排放標準、環境準入條件考慮完善標準體系,用標準引導企業改進工藝技術、安裝治污設施、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品檔次和產業層次。從國家層面看,為了治理霧霾,環境保護部將重拳揮向了鋼鐵、水泥等重污染行業,發布了史上最嚴標準。各個地區也要按照輕重緩急,抓緊制定針對重點環境問題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哪個行業污染最大、對環境質量影響最大、群眾反映最強烈,就從哪個行業入手提升排放標準,提高地方標準的導向性、適用性和針對性,為環保工作重點領域提供全面支撐。